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福建厦门鼓浪屿有一支由快递员组成的青年服务队——

“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照亮身边的人”(守望)

本报记者  施  钰
2025年07月09日06: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肖梅滨(左)在为薛阿伯送饭。
  受访者供图

  夏广彪在码头搬运快递。
  魏鹏飞摄

  崔明娜(右)入户为老人理发。
  受访者供图

  “鼓浪屿好小哥”是谁?

  寄送快递时,他会出现,在车辆难以通行的小岛上,用双脚踏遍30多条大路和300多条小巷,日行超3万步;到了饭点,他会出现,拎着从食堂打包好的饭菜,准时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周末社区活动,他也会出现,在义剪活动中当起理发师,搬运快递的手用起剪刀同样灵活……

  “鼓浪屿好小哥”不是一个人,而是福建厦门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的一支快递青年服务队,由不同快递公司的员工组成,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有19人。

  “鼓浪屿好小哥”有多好?

  “有三好,体力好、记忆力好、服务好。”“鼓浪屿好小哥”联合党支部书记、快递青年服务队队长肖梅滨说,在鼓浪屿这座小岛上,车辆全面禁行,全靠快递员手推板车寄送快递,台阶陡、坡路多,各户门牌更是复杂难找。“每人每天要送上百件快递,推着上百斤的板车上下坡。”肖梅滨说,即使如此,快递员们还坚持在休息时间为独居老人、儿童及游客们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5年来,“鼓浪屿好小哥”开展了数千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前不久,“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日前,记者采访、记录了其中3名服务队队员的故事。

  服务队队长、70后肖梅滨成立送餐小队

  “不方便找别人的事儿,可以找我们”

  手推板车的滚轮压过石板路,发出一连串有节奏的声响。这声音对70多岁的鼓浪屿居民薛阿伯来说,分外亲切。“一听这声音,我就知道是阿弟来了。”薛阿伯是一位独居盲人,生活有很多不便。由肖梅滨组织发起,每到中午和傍晚,都有快递员轮流把打包好的饭菜送到薛阿伯家。

  “薛阿伯,听着收音机呢?”打开保温盒,肖梅滨摆上饭菜,为薛阿伯介绍当日的菜品。

  肖梅滨是厦门邮政鼓浪屿寄递营业部经理,也是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1996年高中毕业后,他就成了鼓浪屿的一名邮递员。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平凡,所以想多做一些更有成就感的事。”2009年,他开始带着厦门邮政鼓浪屿寄递营业部的同事们开展“爱心邮路”志愿服务。

  帮老人打扫庭院、陪老人读报聊天,捡拾垃圾、维持游客游览秩序……上门服务做得多了,肖梅滨和鼓浪屿上的老人们逐渐熟悉起来。

  2020年初,薛阿伯的一通电话打到了营业部:“街道成立了长者餐厅,我能不能出点钱,找个小哥帮我送餐。”接到电话,肖梅滨立刻上门了解情况——薛阿伯家距离长者餐厅不远,平常人只要5分钟的路程,薛阿伯要花半个小时。之前,薛阿伯找过别人帮忙,但每天都要准点的事儿,没人敢答应。

  “不方便找别人的事儿,可以找我们。我们人多,可以轮流免费帮你送餐。”为避免重复送餐,肖梅滨拉了一个微信群,让当天方便送餐的快递员提前说一声。“餐已经送达。”自此以后,群里的消息每日准时出现,从未间断。群里的成员也越来越多,不只是邮政的快递员,其他企业的快递员也加入进来。

  2020年7月1日,在厦门市邮政管理局和社区的支持下,“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正式成立,顺丰、中通、京东等多家快递企业的快递员纷纷加入。

  “阿弟们就像自家人一样,有他们在,我的生活也多了很多方便和乐趣。”薛阿伯说。

  服务队队员、80后夏广彪热心帮助游客

  “别人碰到困难了,能帮尽量帮,这才是助人为乐”

  中通快递员夏广彪也成为给薛阿伯送饭队伍的一员。今年39岁的他来自安徽,于2019年开始在鼓浪屿参与快递业务,并在2020年加入快递青年服务队。

  快递箱在板车上叠得比人高,弓身推车上坡,夏广彪黝黑的脸早已淌满汗水,被阳光照得发亮。“从早上7点半忙到下午6点半,干户外工作的,一到夏天,就是又热又累。”把板车推到坡顶,夏广彪拿出水瓶猛喝一口水。

  每天工作这么累,怎么还想到参与志愿服务呢?“举手之劳的小事能帮到别人,这种感觉特别好。”夏广彪笑着回忆起为游客送回身份证的事。

  去年8月的一天上午,正在龙头路上送快递的夏广彪在路边捡到一张身份证。“应该是一位游客的,出门在外身份证丢了,肯定挺着急的。”夏广彪连忙到附近店铺询问是否见过这位游客。跑了好几家,店家都说没什么印象。

  “游客会不会买了特产,让店家代寄过快递?”夏广彪灵机一动,连忙在快递系统后台搜索该游客姓名,果然找到了联系方式。

  夏广彪打电话询问时得知,游客已乘坐渡轮到了对岸,下午就要乘坐飞机离开厦门,他本想再买票坐船回岛上取,可当日面向游客的船票早已售空。

  “外头太热了,你在码头对面的宾馆里等着吧,我给你送过去。”和游客约定好时间,夏广彪送完上午的快递,没顾上吃午饭,便匆匆赶往渡口,顶着正午的烈日,乘渡轮前往对岸。

  把身份证送到游客手中,夏广彪收到了一连串的感谢。“他又是送水,又是给辛苦费,我都没要。”他说,“我们提供的是志愿服务,别人碰到困难了,能帮尽量帮,这才是助人为乐!”

  服务队队员、90后崔明娜为老人义务理发

  “通过志愿服务,我们和居民之间有了更多情感联结”

  去年,来自吉林的90后圆通速递鼓浪屿网点营业员崔明娜找到肖梅滨,主动提出加入快递青年服务队。“你们体力好、力气大,但我心细手巧,我能参加义剪活动。”就这样,崔明娜跟着肖梅滨和另一位参加志愿服务的社区理发师学起了理发,参与服务队组织的每月义剪活动,并提供上门义剪服务。

  “一开始,我只会用电推子剪寸头。”崔明娜说,为了学好理发,她下了班后,不仅通过短视频学,还在肖梅滨为老人上门理发时跟着去学。“我爸爸、老公和儿子是我最早的‘服务对象’,每半个月就在他们头上练一次。”崔明娜先在自家人的头发上试剪,练得差不多了,才敢参加义剪活动。

  左手持梳子挑起头发,右手持电推子移动,义剪活动中,崔明娜神情专注。“现在已经习惯了,第一次参加义剪时,为第一位老人剪完,我紧张得满身都是汗。”崔明娜说,不过,她没有紧张太久,“排队的阿公阿婆一个接一个过来,我一口气为12位老人理了发!”

  “边学边练,边练边学,我现在能根据老人原来的发型修短、打薄,技艺长进不少!”崔明娜说。

  老人们的信任让崔明娜感到温暖。“通过志愿服务,我们和居民之间有了更多情感联结。”有一次,她在果汁店里遇上一位阿婆,没等她打招呼,阿婆就认出了她:“这就是给我们义剪的姑娘!大热天的,赶紧来喝杯果汁!”崔明娜说,“没想到居民们都记得我们,经常会给我们送上一瓶水,塞一把小零食。”

  善意与温暖在传递。今年,鼓浪屿街道成立了专门为鼓浪屿快递行业从业者服务的志愿服务队,联合街道内的商家、医院和快递企业等为快递员们提供暖心早餐、夏日送清凉、医院体检等服务。“我们也成为被关心的对象,暖心!”崔明娜说,服务队会继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照亮身边的人,也照亮自己的青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9日 06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