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店竟在动刀针?联合整治!


点击播报本文,约
在江苏省灌南县检察院的推动下,截至今年8月底,相关行政机关已完成全县323家登记在册生活美容机构的全面“体检”,将14家存在严重违法嫌疑或屡教不改的问题机构列入重点监管名单,下达明确要求“非医疗机构、无资质人员严禁开展医美项目”的《卫生监督意见书》260余份。
“现在美甲店也能做手术?”今年3月,灌南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的线索。线索反映,A美甲店在朋友圈宣传可以“割双眼皮”“打瘦脸针”,还晒出了操作照片。
灌南县检察院迅速展开调查,发现辖区多家生活美容机构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情况下,在店内开展双眼皮手术、洗纹身等本应属于医疗机构的项目,甚至有部分生活美容机构通过非法渠道购入肉毒素等产品,在条件简陋、无任何行医资质的情况下,擅自为顾客注射。
该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于5月12日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全面履职,立即查处生活美容机构非法行医行为,健全日常巡查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整治合力,切实规范医美市场秩序。相关行政机关随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生活美容机构展开“地毯式”排查,将群众投诉集中、风险隐患突出的场所纳入重点监管“黑名单”。
7月18日,检察官现场监督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在某生活美容机构,执法人员查获店主藏匿的无证医疗器械和来源不明的药液,依法予以查封,并当场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结合现场情况,检察官对经营者进行普法教育:“生活美容机构严禁开展医美项目。如果在朋友圈等平台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就涉嫌虚假宣传,是违法行为。”
为提升公众防范意识,8月15日,灌南县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通过检察建议和公益诉讼推动多部门协同发力,有效整治了行业乱象,为老百姓追求‘美’筑牢了安全底线。”一直关注此案的连云港市人大代表、灌南县医保局党组成员曹典评价道。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