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精准监督促民宿规范经营

王梦雪 付晓飞
2025年10月25日08:31 | 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您好,请登记每位入住人的身份信息。”10月14日,连云港市连云区连岛街道某民宿内,老板一边为住客办理入住登记,一边热情地介绍房间设施,“我们民宿内设有烟感报警器,如果您需要使用厨房,请注意用火安全。”从昔日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规范有序,连云区民宿产业的转变离不开检察机关精准监督推动的系统治理。

渔歌海韵,茶香田园。近年来,山海相拥的连云区以特色民宿为窗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展示着独特魅力。然而,随着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民宿数量激增,安全管理隐患也逐渐暴露。今年1月,连云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代表委员智汇厅”App收到留言,反映一些海景民宿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也是在此期间,该院在办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时发现,有民宿经营者未按规定登记住客身份,为电信诈骗关联犯罪活动提供了场所。

梳理线索后,连云区检察院开展深入调研,调取工商登记、12345等平台数据资料,实地查看民宿经营情况,走访公安、消防、市场、文旅等相关部门,与民宿集中社区负责人、经营者代表座谈交流。“仅去年一年,全区登记民宿就新增1500余套。这些民宿主要分布在沿海乡街,经营者多为本地渔民,规范经营意识有所欠缺,存在不少管理漏洞。”办案检察官介绍。

6月20日,连云区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和属地街道办事处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同时,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撰写《关于连云区民宿、网约房行业问题调研分析报告》,向区委、区政府作专题汇报,得到区委书记、区长的批示支持。收到检察建议后,公安机关与属地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治理行动,组织拉网式专项检查,对注册登记的民宿建立“一房一档”,列出安全隐患问题清单。

“我们已注销不符合民宿规范要求的房源747套,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80余处,针对不履行实名登记、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等违法违规情形进行警告或行政处罚180余件,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治安、消防集中培训、应急演练80余次。”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前不知道做民宿有那么多要求,现在街道帮我免费装了烟感报警器,游客住着舒心,我们经营也安心。”回访中,民宿经营者李阿姨告诉检察官,国庆假期她家民宿天天爆满,游客全都给了好评。

来源:检察日报

(责编:马昌、任一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