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创立数字社区

发动社会力量 参与社区共治

秋 水
2025年10月27日05: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大数据分析显示,灵岩南路商业街的人流量位居上海街区前列,平台将继续加大对该街区的引流和补贴力度。”不久前,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汇明心”)理事长刘璟收到了某支付平台发来的讯息。

  “没想到,一款手机小程序不仅给商业街区引来客流,更为社区共建找到了一批‘合伙人’。”刘璟说。

  2023年,东明路街道孵化出街区发展型社会组织——汇明心,意在运用社会力量激活社区共治。曾经是互联网公司员工的刘璟转行从事社会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

  东明路街道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四成。社区内的年轻人,大多白天出门上班,晚上回家睡觉,和社区缺乏连接。在走访摸排过程中,刘璟发现,有一类青年群体迫切需要社区的支持——创业者。他们需要创业前期的试错空间,或者引流支持。

  因此,汇明心研发了一款手机小程序,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还原街区地图,为街道居民及商户提供学习、交流、工作的平台。居民点击“商业服务”“街区活动”等栏目,就可获知消费优惠、社群活动等信息;商家可在小程序上完成优惠券核销;创业者点击“东明社创”,创业、招聘补贴和法律服务等内容一目了然。

  小程序还开通“数字徽章”功能,居民参加公益活动、为社区改造提建议等,都可获得积分,并解锁“社区达人”的数字身份,以自己的特长参与社区治理。两年来,社区居民共提出1287份建议,涵盖夜间经济、老年友好设施、社区微更新、亲子活动等多个主题。其中,128份进入街道议事会程序,32份落地实施。

  “通过创立数字社区,提高居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归属感,让他们走进社区、参与共治。”刘璟说。

  东明路街道是伴随浦西浦东动迁和开发而建设的纯居住型社区,为增强居民的认同感,汇明心与上海纽约大学合作推出AR(增强现实)口述史系统,将社区历史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叙事。居民可通过扫描物理空间中的老建筑、街角,触发AR叠加的历史影像与音频。例如,扫描一家老字号餐馆的二维码,即可观看店主讲述的三代人传承故事。这一技术将“记忆”从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历史,带动青年群体重新认识社区。

  从线上走到线下,社区治理“合伙人”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居民齐动手,将一处荒废多年的杂物堆场改造成公共活动空间。汇明心为暑期来沪的商户子女提供托管服务,商户也主动加入社区公益活动。非遗文化讲师王荣华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时,结识了娱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双方共同制作可交互的AR皮影戏《武松打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出。

  依托汇明心,东明路街道开启“美好地标”共享空间提升、“美好焕发”店铺形象提升、“益起开源”街区引流、“烟火创馨”街区繁荣、“好事就近”志愿服务、“街友创变”共创计划等“六大共生计划”,在改善街区环境的同时,让商户和居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孙哲表示,数字技术为社区搭建代际互动平台,让大家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东明路街道以数字社区促进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入选《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025年度报告》。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7日 11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