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依法审理涉“老养残”家庭监护案件61件

上海嘉定:创新阶梯级监督机制,维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

2025年11月02日09:43 | 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监护人擅自处分老年被监护人财产怎么办?“老养残”家庭基本权益如何保障?10月28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召开涉老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暨老年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至2025年9月涉老民事案件审判情况,并通报10起老年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9月,嘉定区法院共受理涉老民事案件13408件,案件数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案件类型以合同类、侵权(人格权)类纠纷为主,呈现出涉财产安全与生活服务纠纷高发、侵权风险呈多元化趋势、财产传承导向性强、家庭关系关联性高等特点。

针对老年父母作为主要照护者,长期照料因残疾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成年子女的特殊家庭(即“老养残”家庭),2021年至2024年,嘉定区法院依法审理涉“老养残”家庭监护案件61件,并将涉遗嘱指定监护案件与监护监督相结合,通过首创“财产三分离”模式,被监护人日常所需小额财产、固定医疗保证金、大额财产分别由被监护人、监护人、监督人保管的监督措施,进一步创新阶梯级监督机制,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审判团队多次参与由上海市市级机关组织的老年人意定监护政策专家咨询论证会,为老龄社会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为推动涉老纠纷从“事后化解”向“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转变,发布会上,该院还围绕构建精准化涉老普法教育体系、完善专业化审判与多元解纷体系、健全涉老诉讼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如建立“老年人法律风险预警”机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涉老诈骗信息共享;推广老年人意定监护,引导老年人在未失能时办理意定监护公证,明确监护人及履职规则,减少后续监护主体争议等。

此次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涵盖老年人财产权益、人身安全、消费保障、养老服务、监护程序等多个关键领域。如“朱某甲诉朱某乙监护人责任纠纷案”,明确监护人的核心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非为保护被监护人利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彰显了司法对被处于监护状态的老年残障人士财产权益的强力保护。(记者 郭燕 通讯员 纪学鹏 王慧君)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编:任佳晖、薄晨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