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返还起纷争 检察搭“桥”解心结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我们之间本没有深仇大恨,只是在彩礼、装修这些钱的问题上,越闹越僵……”近日,在山西省兴县检察院的调解室内,史某某的声音平静中带着疲惫。一场因彩礼、家务开支引发的争执,演变为肢体冲突。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承办检察官深入探寻矛盾背后的经济账与情感结,逐渐打开这对夫妻的心结。
2021年8月,史某某与侯某某带着各自的两个孩子重组家庭,男方依当地习俗给了10万元彩礼。然而,这段婚姻不到两年就出现裂痕。原来,在两人共同生活期间,史某某承担了房屋装修、家电购置等大额支出。随着感情走向破裂,侯某某的行为逐渐失控,多次采取极端手段讨要彩礼等。
直到某一次,史某某与侯某某再起争执,史某某被迫报警,二人被民警带至派出所调解。调解未果,二人在离开时出现肢体冲突:侯某某将史某某按倒在地并卡住其颈部,史某某在挣扎中踢中对方,致其左腿膝盖骨折。侯某某随后以故意伤害向公安机关报案。2025年6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兴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我愿意退彩礼,但婚后装修、家电的费用都是我出的,这些都应该折抵。”面对检察官的询问,史某某说。“这段婚姻中的经济往来错综复杂,双方对婚姻中经济往来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兴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认为,“我们不仅要查清伤害事实,更要剖析矛盾根源。”为此,承办检察官调取银行流水、收集装修票据、走访社区居民,从多个角度还原事实全貌。在深入调查后,检察官意识到,简单的“一诉了之”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鉴于案件因婚恋家庭纠纷引发,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偶犯,且双方均有调解意愿,检察机关决定转变办案方式。承办检察官摸清矛盾症结,围绕彩礼返还、装修支出、医疗费用等焦点,搭建沟通平台,邀请双方亲属、社区工作人员、律师等多方参与,创造对话机会。
调解过程并不轻松。初次见面时,双方情绪激动,侯某某坚持要求全额返还彩礼并赔偿医疗费,史某某则坚持用装修等支出折抵。面对僵局,检察官分别与双方“背靠背”交流,从法理情多角度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经过多轮沟通,二人态度逐渐松动,检察官把握时机,再次组织“面对面”调解。
最终,史某某与侯某某就赔偿和彩礼返还数额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和解协议。随后,兴县检察院对该案作出不起诉决定。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