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见天地:《红楼梦》里的饮食礼法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红楼梦》第53回,“庄头”乌进孝进贾府缴租的情节里,千余石米中“御田胭脂米”仅二石,足见其稀缺性。这种特种水稻并非文学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是京西稻中的珍稀稻种之一。据说京西六郎庄素有“京西第一村”之称,清代曾是京西稻试验区,360顷御稻田的产出全部供应皇家。皇家每天约吃掉一顷地生产的米,正好一年吃完,接上再吃新米。
胭脂米的传播也有史料可考。据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将胭脂米的稻种一石赐予苏州织造李煦(曹雪芹舅外公),命其在苏州播种。江宁织造曹頫(曹雪芹父亲,一说为其叔父)从李煦手中要了一斗,在江宁(南京)试种,其时南方也有此米,但产量一定很低,不会大面积推广种植。
回头来说说贾府里的米。读《红楼梦》不难发现,贾府仓廪里的米粒,透出许多新鲜有趣的信息。
贾府规矩森严,不同人吃不同的米,不同的米有不同的用处,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米,既是一种身份象征,又是不可逾越的礼法规矩。譬如,“二石御田胭脂米”是贾母的特供品,逢节庆喜事,偶尔会拿出部分飨客。平时,府里其他人,即便是老太太宠爱的宝玉,也没有资格品尝。
除了御田胭脂米,碧粳香稻米即玉田碧粳米,也是上等米;还有乌进孝缴来的“杂色粱谷、粉粳、白糯、碧糯、白粳”等,贾府仓廪内的米,多种多样。多种多样的米,做出的粥饭也是五花八门,有绿畦香稻粳米饭、白粳米饭、红稻米粥、江米粥、碧粳粥、枣儿熬的粳米粥等等。
枣儿是贾府二等丫头,她属于技术工种,不干别的,专司熬粥。她在书中出现,都是伴随着粥,她熬的粥一定很好吃,王熙凤就偏好枣儿那“文火煮的粳米粥”。贾母年纪大了,喜欢食粥,尤其喜欢吃用胭脂米加上鸭子肉和薏米熬的鸭子肉粥。老爷、少爷、太太、姑娘、小姐们吃的粳米饭,则是用上好的香稻米。
《红楼梦》第8回里写道,宝钗病了,宝玉去探病,薛姨妈郑重其事地用碧粳粥招待宝玉。做成此粥的玉田碧粳米在清代也是贡品,也很珍稀,如平儿所说,此米“煮粥是难得的”。
黛玉体虚,吃的则是江米粥。江米即糯米,此米虽然不如碧粳米,但旧时北方不产糯米,宫中和大户人家所食,均由江南漕运至京,也是不易得之物。
玉田碧粳米做成的饭,便是绿畦香稻粳米饭。有一次,管大厨房的柳家的,悄悄做了此饭送给宝玉房中的芳官吃。那是柳家的讨好她,有求于她,平时芳官哪能吃得到?这种米在贾府自然也是专人专供的。
那么,贾府里的下人、丫鬟吃的是什么米呢?是否也要分等级来吃?《红楼梦》第75回里写道,中秋夜宴过后,贾母吃饭,尤氏过来作陪。贾母吃过对尤氏说:“我吃了,你就来吃了罢。”然而多数人都已吃过,只剩下尤氏与几个大小丫头尚未用饭,贾母便偶尔破一次规矩,让尤氏吃自己的饭。当贾母看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时,便问:“‘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既这样,就去把三姑娘的饭拿来添上也一样,就这样笨。’尤氏笑道:‘我这个就够了,也不用取去。’鸳鸯道:‘你够了,我不会吃的。’地下的媳妇们听说,方忙着取去了。”尤氏老实巴交,在贾母面前更不敢摆架子,她对吃什么米,比较随和。此处可看出,鸳鸯不仅处处顺着老太太的心意行事,她也是不吃白粳米这类下人用米的。
贾府中的人等级不同,就要食用与等级相对应的米。老太太的级别最高,吃的米最高级,尤氏来伺候,老太太留她吃饭,当然就要按老太太的例来。然而,御田胭脂米太珍贵,每顿煮多少米,是按照定量(毋宁说是老太太的食量)严格控制,“计划供应”的。因为“添了一位姑娘”,“计划”有变,煮的饭就不够吃,所以尤氏偶来一趟,也无福消受。三姑娘探春和宝钗黛玉等人同级别,吃相同等级的米,鸳鸯先是想将就一下,用三姑娘的饭来应付尤氏,也不算辱没了尤氏的身份。
下人、丫鬟吃的是档次比较低的米,白粳米就是典型的下人用米。然而比起贾府外的平民人家,或者乡下的刘姥姥们,天天能吃上白粳米,应是蛮不错的生活了。
贾府的大厨房里,想必各种等级和用途的米,是分门别类标上记号,再整齐置放在不同的盛器里的,且须用十分精确的容器来量米。不能这顿多煮些,下顿又少煮,由着性子来,更不能把各类人吃的米搞混了。一旦搞混,那还了得!这属于厨房总管或大厨子严重失职。还有,煮饭的锅,必有大小锅之分。主子人少,用小锅;下人人多,用大锅。显然,白粳米煮的是大锅饭。我们现在常把某种现象形容成“吃大锅饭”,其实,在贾府里面,这“大锅饭”并不是那么好吃的。
平儿是贾府的“四大丫头”之一,算是比较体面的人,但她也享用不到太太姑娘吃的米。她也吃“大锅饭”。有一次凤姐儿高兴,对平儿说:“过来坐下,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经。”丰儿等小丫头放了炕桌,“凤姐只吃燕窝粥,两碟子精致小菜。丰儿便将平儿的四样分例菜端至桌上,与平儿盛了饭来(注意,不是凤姐的粥,而是饭。此处的‘饭’,当也是拿平儿的标准用米所煮),平儿屈一膝于炕沿之上,半身犹立于炕下,陪着凤姐吃了饭,服侍漱盥。”
从平儿的战兢之态中,可以看出贾府的规矩等级森严,正可谓“稻米流脂粟米白,贾府仓廪见世态”。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