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异乡司机被困十天,综治中心一日解纷

2025年11月28日08:22 | 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一家三口挤在货车里,吃泡面、睡硬床,4岁的女儿天天哭着要回家。”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师傅说起那段日子,仍然眼眶发红,“找农业公司,说让我们自己解决;找派出所,说这是民事纠纷得去法院。我一个外地人,哪儿懂这些?得亏综治中心快速帮我解决了纠纷。”

今年7月26日,刘师傅和家人到云南省陆良县某农业公司装蔬菜时,货车围挡滑落砸伤了员工张先生。垫付3000元医疗费后,对方家属担心刘师傅“跑了”,用轿车堵了货车——这一堵就是10天。

8月4日,听说陆良县综治中心能一站式解决纠纷,刘师傅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带着老婆孩子赶过去。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刻启动绿色通道,指派驻中心法官高云生和调解员王文杰联合处理。

“一开始三方都不让步:公司说员工张先生是在公司受伤的,但刘师傅操作不当,应该负全责;张先生家属说必须先拿5万块,不然不让刘师傅走;刘师傅说他就赚个运费,拿不出那么多钱。”王文杰回忆,当时气氛僵得空气都好像凝固了。

高云生是陆良县人民法院派来的资深法官,熟悉农村情况、懂法律。他拿出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用“土话”讲:“根据法律,员工在工作时间、场所受伤,公司得担工伤责任;司机操作不当,也得担侵权责任。堵货车是违法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耽误大家时间。”

王文杰则“背靠背”给三方讲道理:“刘师傅一家在外不容易,堵着车没法赚钱,你们也拿不到赔偿;公司这边,员工受伤得尽快解决,不然影响生意;张先生家属要是走法律程序,得花好几个月,不如现在协商,早点拿到钱。”

三个多小时后,三方终于松了口。最终达成协议:公司及刘师傅共同赔偿张先生3.3万元。高云生当场对调解协议作了司法确认:“这样你们不用怕对方反悔,要是有人不履行,直接拿确认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就行。”司法确认后,扣除先前刘师傅支付的3000元,剩余3万元已现场履行。

“太感谢你们了!”刘师傅接过确认书时手都在抖,随后他紧紧握着高云生的手说,“我们终于能回家了!”老婆怀里的女儿看着爸爸笑,也跟着露出纯真的笑容。

陆良县综治中心自挂牌以来,已接待群众纠纷咨询94件次,化解矛盾纠纷28起,其中通过“法官指导﹢专业调解”化解23起,司法确认12件。中心整合了公安、检察、司法、人社、信访等9个部门资源。公安负责接警处警,检察负责法律监督,司法负责人民调解,人社负责劳动仲裁,信访负责接待诉求,形成“各司其职、联动配合”的解纷格局。老百姓遇到纠纷,“进一扇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针对老年人、特殊群体和外地当事人,还开通“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绿色通道,让群众少跑路。

“以前解决一个纠纷,得跑四五个部门,现在进综治中心一扇门,就能把事儿解决。”陆良县居民王大爷说,“上次我和邻居因为宅基地吵架,到中心找法官和调解员,半天就解决了,还作了司法确认,不用怕对方反悔。”

“以前这类纠纷得走劳动仲裁甚至打官司,费时费力成本高。现在通过‘调解﹢司法确认’,当事人既省心省力又放心。”高云生说,自陆良县综治中心挂牌至今,共接待群众纠纷咨询330余件次,化解矛盾纠纷65起,其中,通过“法官指导﹢专业调解”化解36起,司法确认22件;驻中心法官指导化解纠纷39起,22件得到司法确认。

“陆良法院是曲靖市第一个融入综治中心的司法部门,我们在中心设立巡回法庭,选派1名资深法官常驻,不仅办案,还指导其他部门依法解纷、制作调解协议、熟悉司法确认流程。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当场审查裁定;对调解不成的简易案件,当场立案、快速裁判,形成‘调解—裁定—审判’无缝衔接的闭环解纷链条。主动融入综治中心,让纠纷有顺畅温暖的处理路径,是我们的目标。”陆良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明说,“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把司法服务往深里做、往实里做,让更多像刘师傅这样的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

陆良县综治中心负责人太彬表示,接下来,中心将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开通“网上综治中心”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纠纷;同时,加强与乡镇、社区的对接,把解纷资源延伸到村头巷尾,让矛盾“早发现、早化解”。(记者 赵赢 通讯员 区鸿雁 张钰婕)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编:温璐、薄晨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